蕪湖宣城機場投資有限公司
蕪湖宣城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試驗段建設項目
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
2018年10月13日,蕪湖宣城機場投資有限公司根據《蕪湖宣城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試驗段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表》并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生態影響類、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要求對本項目進行驗收,提出意見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主要建設內容
蕪湖宣城機場選址于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縣灣沚鎮小莊村附近(經緯度:北緯31°6′27″東經 118°39′49″),場區屬沿江丘陵平原區,地形起伏較大,黃海高程一般在6.90~29.36米之間,機場建設中土方工程量較大。機場填筑材料主要利用挖方區開挖的土方,填方場區的填筑質量如果控制不好,將導致場區工后沉降量和填挖分界處沉降差過大,對上部道面結構強度產生不良影響,使跑道的平整度下降,進而影響飛機起降、滑行安全。其飛行區按照近期4C標準建設??紤]場區工程地質特點,并盡量做到試驗區選點的典型性,依據現有工程地質勘察結果和場區地勢設計,經現場踏勘,初步選擇跑道中部東側地勢低洼的湖泊地帶作為試驗區,進行溝塘處理及土方填筑試驗。
飛行區場道工程試驗段建設項目占地位于機場紅線范圍內,不需新增用地,試驗結束后,該試驗區根據后期機場規劃調整作為機場跑道使用。試驗工程設計內容為地基處理 68084m2,實際地基處理 68084m2。主要包括抽水、清淤、填土、圍堰等工程。系新建性質。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2016年6月蕪湖市發改委為本項目備案(蕪發改基建[2016]258號,公司于2016年11月委托安徽師達環??萍加邢薰揪幹仆瓿伞妒徍菣C場投資有限公司蕪湖宣城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試驗段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蕪湖市環境保護局于2016年12月15日以文(環內審[2016]389號)對上報的環評文件予以批復,同意該項目建設。項目于2017年1月開工建設,2018年6月建成投產。
(三)投資情況
項目計劃總投資1600萬元,實際總投資1580萬元,實際環保投資116萬元,所占比例為7.34%。
(四)驗收范圍
本次驗收范圍為蕪湖宣城機場投資有限公司已建成的蕪湖宣城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試驗段建設項目。
二、項目變動情況
與環評申報階段對照,項目實際建設過程中,發生的變動情況如下:
本項目工程內容和組成沒有發生變化,因環評階段系根據項目建議書進行評價,工程量數據為預估數值,較為保守且不精確,實際建設過程中方案進行調整,因此部分工程數據較環評階段有所變化。
其它建設內容與環評階段一致。
三、驗收調查結果及現場檢查情況
安徽水韻環境檢測有限公司編制的《蕪湖宣城機場投資有限公司蕪湖宣城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試驗段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表》調查結果表明:
㈠生態環境影響。本項目施工期抽水、清淤、土方填筑等活動將導致場地生態系統發生徹底改變,場地內的岸邊植物、浮游動植物、魚類等生物消失。同時,項目施工干擾場區外的生態環境。造成物種損失的主要是蘆葦等過渡帶或濕生植被,均為廣泛分布種,數量極多的物種。
本項目在施工前將施工營地、施工場地和施工道路耕作層運至堆土區;施工期間,采取排水、擋護、覆蓋等臨時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本項目施工結束后在兩側裸露的土質路基邊坡采用播撒草籽的方法進行綠化防護以防水土流失。因此,施工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可以接受的。
項目建成后輝湖的水生生境范圍減小。場內浮游生物消失、底棲動物、魚類消失。場地一側的水生維管束植物消失,但對對岸的水生維管束植物基本無影響。由于輝湖水生生境范圍變小,魚類避難所改變,魚類食物減少,周邊人類活動干擾等,不利于魚類的生長和繁殖,魚類生物量短期內有所降低。
㈡水環境影響。建設單位合理選擇施工時間,避免雨季進行挖填方大的工程建設,從而減少挖填方堆土隨雨水影響區域水環境質量;施工期間嚴禁泥沙、施工機械礦物油下河流,施工廢渣及時運至指定的棄堆場地處理,如有泄漏現象發生,限制在圍堰內,確保不會對水體產生污染;施工現場因地制宜,建造臨時隔油隔渣沉淀池、簡易化糞池等污水臨時處理設施,對含油量高的施工機械沖洗水或懸浮物含量高的其它施工廢水經處理后排放。砂漿和石灰漿等廢液宜集中處理,脫水后與固體廢物一起處置;經處理后的施工廢水應收集后用于工地的灑水降塵、工地車輛的洗刷等方面,剩余部分,建設單位主動與園林、環衛部門和居民社區聯系,將其用于周邊指定綠地、景觀及環境衛生等。經監測,本項目涉及裘公河的流域水質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標準。SS 滿足《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05)中的標準。
㈢大氣環境影響。施工周邊有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采用濕法作業;工程渣土和垃圾集中堆放,并采取苫蓋、固化措施。車輛沒有使用劣質油和超載現象;現場出入口設置沖洗車輛設施,確保出入工地的車輛車輪不帶泥土;施工現場明示了本項目的建設單位名稱、工程負責人姓名、聯系電話、開工和計劃竣工日期、施工許可證批準文號等標志牌和環境保護措施標牌;施工單位全部的運輸工作均采用密閉運輸車輛,并按指定路線行駛;科學選擇清淤方案,合理選擇堆放場,并釆取罐車運輸,采用必要的殺菌降臭措施。
㈣聲環境影響。建設單位選用先進的低噪聲設備,在高噪聲設備周圍設置屏障以減輕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控制施工場界噪聲;精心安排,減少施工噪聲影響持續時間,禁止夜間施工。避開附近單位的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時間施工,確實需要夜間施工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到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夜間施工許可手續,并張貼安民告示;施工中加強對施工機械的維修保養,避免由于設備性能差而增大機械噪聲。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合理選用施工設備;加強施工場所及周邊道路的維護,減少運輸車輛產生的噪聲;合理安排淤泥及土方運輸車輛管理,控制運輸車輛不得在靠近居民區的位置鳴笛,減少運輸車輛噪聲的影響;加強過路管道的施工管理,避免其對周圍居民的影響。禁止高噪聲設備在夜間施工,采取分段施工減少對交通的影響。
㈤固廢環境影響。生活垃圾指定地點收集后交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置,做好垃圾堆放點的消毒,殺滅害蟲,以免散發惡臭,滋生蚊蠅,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對產生的建筑廢料,要盡量回收和利用其中的有用部分,剩余廢料由施工方統一回填或者清運到指定地點,嚴禁亂堆亂放;施工過程中嚴格限制施工范圍,嚴禁隨意堆放棄渣,嚴禁棄渣下湖;本項目干化的淤泥通過密封式垃圾車運往城市管理部門指定的位置進行填埋或綜合利用。
㈥社會影響。機場工程建設對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對第三產業的帶動以及提供就業崗位、促進小城鎮的發展等所產生的綜合效益十分明顯,對GDP的貢獻十分突出,航空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非凡的重要意義,有利于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區域的競爭能力,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明顯。
㈦其它環境影響。項目建設不涉及生態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項目所在地周邊已完成居民搬遷事宜。驗收調查階段,本項目周圍500米范圍內無居民、學校等敏感環境目標,無文物古跡、自然保護區等需要特殊保護的環境敏感目標,也沒有需要特殊保護的珍稀樹種。
四、驗收結論
蕪湖宣城機場投資有限公司已建成的蕪湖宣城機場飛行區場道工程試驗段建設項目環保審查、審批手續齊全。項目建設過程中已落實環境影響報告表及批復要求,主要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措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具備環境保護驗收條件,驗收組認為本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合格。
五、后續要求
1.提高全員環境保護意識,完善精細化環境管理工作計劃及制度;定期對場道試驗段地面及附近水體進行環境清理,持續改善環境。
2.超出本次驗收范圍的建設內容實施時,將嚴格按照國家環保法律法規要求履行報批/報備程序。
蕪湖宣城機場投資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13日